路加福音15:11-32
三个失而复得的比喻
在耶稣生活的情景,法利赛人和文士是宗教领袖。他们是心硬和自义的人。他们鄙视罪人或一切不符合他们行为准则的人,而耶稣却有天父爱世人,期盼罪人悔改的心。法利赛人批评耶稣说:『耶稣,你怎么能够接纳罪人,还跟他们一起吃饭。』(十五1-2)
于是耶稣就向他们讲了『浪子回头』的比喻。
遗失的小儿子
有一位父亲,他有两个儿子。一天,小儿子来到父亲面前说:『父亲,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。』
在那个时代,若这位父亲死了,他的财产的三分之二给大儿子,三分之一给小儿子。长子所得是其他孩子的两倍,但也继承了父亲的责任去维持家族的完整和地位。当然这种分割家产只应发生在父亲去世以后。现在小儿子在父亲还活着就要求把家业分给他,基本上是希望父亲现在就死。小儿子想要的是父亲的家业,而不是父亲。他希望得到父亲的财富,以为从此就可以享受安逸和自由。
叫人惊讶的是,父亲真的把产业分给小儿子!之后他带着那份财产往远方去了。他整天花天酒地,很快就耗尽所有的,到了贫困的地步。他沦落到被雇佣看管猪群。他躺卧在泥泞中,甚至要吃猪的食物也得不到。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真是傻瓜。他说,在我父亲家里口粮有余,而我却在这里挨饿!我要回去向父亲认罪。他想要回家了!
家不仅仅是一个居所,更是一种亲情关系,一个有归属感,被接纳的地方。他说,我要回去见我的父亲,说:『父亲,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,让我作一个雇工吧!』
他回家去了,父亲从很远就看到了他。如果你是这个父亲,会怎么办呢?你也许会摆出一个严肃神情,臭骂这个儿子。但是,故事是怎么说的?
父亲远远看到他的儿子就动了慈心,朝他跑去。在古代中东,父亲不应该这样快跑的,因为是我羞辱的行为,但他完全放纵他的情感,跑向他的儿子,亲吻他。小儿子跟父亲提出只配做雇工,但父亲丝毫没放在心上。他吩咐仆人说:『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,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,把鞋穿在他脚上。』
戒指在这里是一个印戒,附着家族的印章在上面。在那个年代,签订合同的方式不是双方签名,而是在合同上盖上印戒上的家族印章。这位父亲不需要儿子将功补过。他就这样赋予他儿子的地位。这是白白的恩典。他还摆设一个盛大的宴会,庆贺他失去的儿子返回家园。
今天很多人就像这个弟弟。他们想要上帝供给的东西,却不想要上帝。他们希望自己独立,希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,他们相信这会为他们带来幸福。结果是他们失败潦倒。今天不管你是谁,无论你做过多么可怕、糟糕的事情,如果你回家到天父的家,天父帝会接纳你,爱你,给你白白的恩典。
在第一幕的末尾,一切似乎已经恢复正常。冲突已经得到解决,小儿子已被父亲原谅,全家团聚,对不对?故事突然来到另一个冲突!
遗失的大儿子
这时候大儿子正在田里干活回来。他回来离家不远,听到作乐跳舞的声音,便叫过一个仆人来,问是什么事。仆人说:『你兄弟来了,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,把肥牛犊宰了来摆设筵席。』
大儿子突然火冒三丈,拒绝前往参加盛宴。他说:『我才不会成为这个家庭的一部分。我是继承人,我不想跟那个浪子同在一个屋檐下。』
这迫使父亲出来,劝解大儿子,但他还是不进去。他对父亲很粗暴的说:『你看!』请注意,他没叫“父亲”,接着是:『这些年来我一直服侍你,从来没有违背你的命令。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一起吞尽了你的产业,他一来,你倒为他宰杀肥牛犊。我不进去!』
他也没有称小儿子为“我的兄弟”,他甚至没有说“你的儿子”,他说,“你这个儿子”。他不承认他和弟弟是一家人。
大儿子很不满意盛宴的花费。在那个年代,人们不是每顿饭都有肉吃的。肉是美食,而最昂贵的就是属肥牛犊了。当父亲宰杀了肥牛犊,也意味着整个村庄将被邀请来,参加这个花费昂贵的宴会。大儿子意识到,这是父亲一生中最要紧的一天,但是他不在乎。他只看见,父亲用他不乐意的方式使用他那部分的遗产。他很在乎这一切的花费,他心疼肥牛犊。他在乎的是父亲的产业,而不是父亲的心。
当父亲出去劝大儿子的时候说:『儿啊,你常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。』
这话不假。当父亲分家产给他们两个的时候,小儿子已经拿了他的那份,花完了,现在父亲拥有的每一样东西,都是大儿子将要继承的。他是唯一的继承人,全部都是他的,而现在他看到小儿子归来,他的那份在减少。他很愤怒,不给父亲情面,让可怜的父亲撇下盛宴出来,同他讲清道理。
父亲很温柔地回应他儿子,说:『我的儿子,我仍然希望你参加这盛宴。』
就在我们心急等着下文,耶稣却结束了这个比喻。他没有告诉我们结局。
大儿子不肯进去家里面,使到他远离父亲。他错在自义。他认为自己留在家里,付出了很多,配得所有的地位,好处和控制权,甚至父亲也得听他的指挥。有很多基督徒,他们的心与大儿子类似。若你在内心说:『我去教堂,我努力服事耶稣,奉献很多金钱,因此,上帝欠我,一定要答应我的祷告,给我舒适的生活。当我死的时候,带我去天堂。』
如果这是你内心想说的话,耶稣不是你的救主。你在努力成为你自己的救主。你所有的道德和所有的宗教行为,都只是为要上帝给你想要的东西,而那些都不是上帝自己。与此相反,真正信靠福音的基督徒顺服上帝,服侍上帝是因为爱他,要得着他,变得像他,认识他,安息在他里面心就感到心满意足和喜乐。
这比喻里,耶稣说,无论你是小儿子或是大儿子,你都需要回家。
耶稣是真正的大哥,买赎我们回家
在耶稣当时的文化中,长子得到大多半遗产的份额,为什么?为了维持家庭团聚,保持产业的完整。所以一个好大哥会来到父亲面前说:『父亲,我弟弟走了,现在他的生活是一片狼藉。但我要去寻找他。我会找到他,竭尽全力带他回来,哪怕开销极大,我也甘愿付出。』
小儿子分了家产,离家后,家里的一切都会由大哥继承,因此父亲给小儿子的长袍、戒指、肥牛犊都属于大哥。小儿子回来并没有代价,这一切都是白白的恩典,但对大儿子,这是极其昂贵的代价。
故事中的小儿子,不幸拥有一个法利赛人式的大哥,但我们的大哥不是那样 。我们有一个真正的长兄,一个爱与服从父亲的大哥,他就是耶稣。耶稣是神的独生子,他离开天上的家,来到世上,找我们回家。
加拉太书四4-5:『直到时候满足,神就差遣他的儿子,为女子所生,且生在律法以下,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,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。』
路加福音十九10:『人子来,为要寻找、拯救失丧的人。』
耶稣是尽心、尽性、尽力、尽意爱上帝,并且爱人如己的大哥。他是一个赢得一切的大哥。他赢得了长袍,赢得了戒指,赢得了鞋子……,但在他生命结束时,我们看到了什么?他没有得到长袍,他被剥得赤身裸体。他没有得到肥牛犊,他喝到的是醋。他没有得到荣誉的戒指,他得到是荆棘冠冕。
今天这位真正的大哥来到我们面前,说:『我为你做这一切。我被剥去,不然你就无法被穿戴。我失去长袍、戒指和鞋子,不然,你就得不到它们。我已经赢得一切,它们是我的,但我自愿把它们白白给你。』
在十字架上,耶稣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偿还罪债。在内心深处,我们知道,这是我们欠的罪债。他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过犯和自义而死,为的是可以带我们回家。
愿圣灵感动我们,光照我们,以基督教牺牲的爱浇灌我们。我们就不会简单地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,或追求自我实现的人,而是带着感恩的心,欢欢喜喜进入天父救恩的筵席。我们不再为任何事情斤斤计较或烦扰焦急,而是主动去爱别人,即使要为此付出代价。我们不会失去盼望,即使失去了一些财富或受到批评,因为我们知道,我们是一个蒙恩的罪人,被天父接纳,赋予儿子的身份。我们非常的感恩,心满意足,心中没有苦毒,没有不安!
"小儿子试图通过离家出走和叛逆来控制父亲,而大儿子则是通过留下并顺服来控制父亲。小儿子试图得到父亲的财产,是通过打破所有规则,但大儿子试图控制父亲的财产,是通过遵守所有规则。......这比喻里两个遗失的儿子试图控制父亲产业的方法一样:一个透过非常非常恶劣的手段,一个试图做得非常非常好。......"
回复删除這幾句足以值回票價!為經文的意義帶來新的亮光!
谢谢waiwai 的阅读和留言。你很sharp. 不过上来这里,不需要付费票价。
删除